最近知道了很多认识的植物的学名,每当得知这一棵棵的植物的学名那么有诗意的时候,总是那么意外的惊喜。怪我太爱植物吧、、、、、、这与小时候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吧~
现在提起“龙葵”第一反应都是刘诗诗扮演的仙剑3中的美人龙葵。不否认,刘诗诗把龙葵的形象演得楚楚可怜,让人印象深刻。
这这野菜的学名居然叫“龙葵”,原来龙葵就是它,我小时候最爱吃的野菜啊,现在偶尔也会吃。我们家管这叫“白花菜”,因为它开的花是白色的,用它的嫩叶来煮汤,刚入口可能有点微微的苦涩,慢慢细嚼,却是甘甜的。
吃龙葵的注意事项
1、龙葵性寒,脾胃虚弱者少食。
2、生的龙葵不能吃,必须成熟的才可以。龙葵碱作用类似皂甙,能溶解血细胞。过量中毒可引起头痛、腹痛、呕吐、腹泻、瞳孔散大、心跳先快后慢、精神错乱,甚至昏迷。曾有报告小孩食未成熟的龙葵果实而致死亡(与发芽马铃薯中毒相同)。澳洲茄碱作用似龙葵碱,亦能溶血,毒性较大。
3、不良反应及治疗,对白血球的影响剂量过大,引起白血球下降。
4、龙葵能起到降低体内血糖的功效,低血糖者不宜多食。
食用部位为茄科植物龙葵的嫩叶。春、夏季采摘龙葵的嫩叶,用清水浸泡后,再炒食,口感柔滑,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常见以龙葵嫩叶为原料制作的菜肴及其食疗作用介绍如下:
(1)龙葵拌粉丝龙葵嫩叶克,粉丝50克,花椒油、精盐、味精、蒜泥、米醋、熟芝麻各适量。将龙葵叶择洗干净,用加盐的沸水焯熟,再用冷水浸洗几遍,捞出挤去水分,切成小段;粉丝用开水泡发好,冷水过凉,捞出切成10厘米长的段。将龙葵、粉丝同放入净盆中,加入花椒油、精盐、味精、蒜泥、米醋、熟芝麻,调拌均匀,装入盘中,即可食用。特点:清香嫩滑、清凉爽口。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2)龙葵炒肉片龙葵嫩叶克,肥瘦猪肉克,植物油、酱油、料酒、白糖、味精、精盐、葱末、姜末各适量。将龙葵叶择洗干净,用开水焯一下,再用冷水浸洗儿遍,捞出控净水分,切成段;猪肉洗净,切成小肉片。油锅置旺火土烧热,下入肉片煸炒至吐油,加入葱末、姜末,烹入酱油、料酒,略炒,投入龙葵,速炒几下,加入精盐、白糖、味精,翻炒几下,出锅装盘,即可食用。特点:鲜滑嫩脆、味浓适口。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3)龙葵豆腐汤龙葵嫩叶克,豆腐克,细粉丝25克,高汤0毫升,牛奶50毫升,猪油、精盐、味精、葱末、姜汁各适量。将龙葵择洗干净,用开水焯至断生,再用冷水浸泡几遍,捞出挤去水分,切成约2厘米长的段;豆腐切成长约3c,n、宽1.5厘米、厚0.7cn.的条片,入沸水中汆一下,捞出控去水分;粉丝用开水泡发,捞出切成约10厘米长的段。汤锅置火上,加1入猪油烧热,下入葱末炝锅,添入高汤、豆腐片、龙葵、粉丝、精盐,汤开后烧3分钟,加入牛奶、姜汁,烧开后撒入味精,起锅盛入汤碗中,即可食用。特点:汤质白嫩、浓香适口。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消肿。
中药材使用茄科植物龙葵的全草。该药材(苗、茎、叶、根)性寒,味苦、微甘、滑,无毒。龙葵对癌瘤细胞有抑制作用。水提取物对动物有抗炎作用,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血淤凝固性。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菌作用。龙葵碱和澳洲茄边碱均有溶血和升高血糖的作用,过量并可引致头痛、腹痛、呕吐、腹泻、瞳孔散大、心跳先快后慢、精神错乱、昏迷等中毒现象。
龙葵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主治疗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慢性气管炎、肾炎水肿等症。《本草正义》记载:可服可敷,以清热通利为用,故并治跌仆血瘀,尤为外科退热消肿之良品也。《唐本草》记载:食之解劳少睡,去虚热肿。《食疗本草》记载:主丁肿,患火丹疮。和土杵,敷之。
龙葵(一年生草本茄科植物)
龙葵(学名:SolanumnigrumL.):一年生草本植物,全草高3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卵形或心型叶子互生,近全缘;夏季开白色小花,4-10朵成聚伞花序;球形浆果,成熟后为黑紫色。浆果和叶子均可食用,但叶子含有大量生物碱,须经煮熟后方可解毒。全株入药,可散瘀消肿,清热解毒。
几乎全中国均有分布。喜生于田边,荒地及村庄附近。广泛分布于欧、亚、美洲的温带至热带地区。
中文学名
龙葵
拉丁学名
SolanumnigrumL.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菊亚纲
目
茄目
科
茄科
族
茄族
属
茄属
亚属
龙葵亚属
种
龙葵
命名者及年代
L.,
中文俗名
龙葵(通称)野辣虎(江苏苏州);野海椒(四川屏山、南川);小苦菜(四川会东);石海椒(四川南川);野伞子(四川城口);野海角(四川盐边);灯龙草(湖北巴东);山辣椒(内邱);野茄秧(云南蒙自);小果果(云南河口);白花菜(广东乐昌、惠阳);假灯龙草(海南澹县);地泡子(湖南);飞天龙(江西);天茄菜(贵州);谷奶子(唐山)
形态特征
龙葵是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0.25-1米,茎无棱或棱不明显,绿色或紫色,近无毛或被微柔毛。
叶卵形,长2.5-10厘米,宽1.5-5.5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至阔楔形而下延至叶柄,全缘或每边具不规则的波状粗齿,光滑或两面均被稀疏短柔毛,叶脉每边5-6条,叶柄长约1-2厘米。
蝎尾状花序腋外生,由3-6-(10)花组成,总花梗长约1-2.5厘米,花梗长约5毫米,近无毛或具短柔毛;萼小,浅杯状,直径约1.5-2毫米,齿卵圆形,先端圆,基部两齿间连接处成角度;花冠白色,筒部隐于萼内,长不及1毫米,冠檐长约2.5毫米,5深裂,裂片卵圆形,长约2毫米;花丝短,花药黄色,长约1.2毫米,约为花丝长度的4倍,顶孔向内;子房卵形,直径约0.5毫米,花柱长约1.5毫米,中部以下被白色绒毛,柱头小,头状。
浆果球形,直径约8毫米,熟时黑色。种子多数,近卵形,直径约1.5-2毫米,两侧压扁。
生长习性
生长适宜温度为22-30℃,开花结实期适温为15-20℃,此温度下结实率高。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有机质丰富,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上生长良好,缺乏有机质,通气不良的粘质土上,根系发育不良,植株长势弱,商品性差,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6.5。夏秋季高温高湿露地生长困难,冬春季露地种植,植株长势慢,嫩梢易纤维老化,商品性差,所以为满足市场需求,一年四季都可在保护地内栽培。
药用价值全株入药,可散瘀消肿,清热解毒。
功用同苦茄《藏本草》。果治咳嗽,喉痛,失音。根驱蛔《迪藏药》。乌鲁祖玛:全草主治痈肿疔疮,牙痛,咽喉肿痛,癌肿,小便不利《民族药志三》。
地上部分用于疮疖肿痛,尿路感染,小便不利,肿瘤《湘蓝考》。Reibghobghed(锐过街),Woksobveb(乌索欧),Uabghuabdaif(蛙关呆),Khongbil(孔一):全草治寸耳黄,痈痒,丹毒,可治恶疮和痈肿《苗医药》。Woksobred(乌索欧),Jabgangxsaib(加巩山):全草主治腮腺炎;根主治咳嗽咳血,月经不调《苗药集》。
麻王喝:治久咳不愈,月经不调,恶露不净,体弱消瘦《傣医药》。帕讲啷,帕点帕,马点帕(西傣),帕颠(德傣):全草治感冒发热,牙痛,慢性气管炎,肝炎,痢疾,泌尿道感染,乳腺炎,白带,癌症,痈疖疔疮,蛇咬伤,止痒,疔毒,疖肿,小儿风热,疥癞痒痛《滇药录》。怕颠(德傣):全草治扁桃体炎,喉,咽炎《德民志》。怕讲啷(西傣):全草治痈,疖,疮疡《版纳傣药》。帕点郎:用于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散结《傣医药》。帕讲啷,帕点帕,马点帕(西傣),帕颠(德傣):全草治感冒发热,牙痛,慢性气管炎,肝炎,痢疾,泌尿道感染,乳腺炎,白带,癌症,痈疖疔疮,蛇咬伤,止痒,疔毒,疖肿,小儿风热,疥癞痒痛《滇药录》。帕讲啷:全草用于痈疖,疮疡《傣药录》。帕讲啷,马点风,帕点帕,帕颠:全草捣烂外敷治痈,疖,疮疡,扁桃体炎,咽炎《民族药志三》。
地考:功用同傣族《滇药录》。德考:全草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疮痈中毒《民族药志三》。
夸应子,斗跨优子,土避起子:全草治感冒发热,牙痛,慢性气管炎,肝炎,痢疾,泌尿道感染,乳腺炎,白带,癌症,痈疖疔疮,蛇咬伤,止痒,疔毒,疖肿,小儿风热,疥癞痒痛《滇药录》。夸应子,斗跨优子,土避起子:全草治感冒发热,牙痛,慢性气管炎,痢疾,泌尿道感染,乳腺炎,白带多,癌症;外用治痈疖疔疮,蛇咬伤《民族药志三》。
海俄乃:全草治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损伤,慢性气管炎,急性肾炎《怒江药》。
山海椒,苦葵,假辣椒,骂宁:全草止咳化痰《水医药》。
毒吕:功用同傣族《滇药录》。Dotkuanxyorxzix(抖匡优脂),dertkuanxzix(德匡脂),dertyinxgontzix(德英凸脂),斯滋拉:全草治疮痈肿毒,丹毒,痞块,支气管炎,小儿发热,尿赤,肾炎水肿《大理资志》。啃毒品:全草治肝炎,疔毒,疖肿,小儿风热,疥癣痒痛,尿路感染《民族药志三》。Ngvoqzokanzhui:治疗感冒发热,牙痛,慢性气管炎,泌尿系感染,癌症《德宏药录》。
龙葵:功用同景颇族《德宏药录》。
别朗朗:功用同景颇族《德宏药录》。
龙葵,野辣椒,洋辣子,野海椒:功用同S.psendo-capsicumL.vat.diflorum(Vell.)Bitter《彝植药》。
亮野Lianhyeex:全草主治惊丑(尿痛),耿疹(疔疮疱毒)《侗医学》。
怕书古叶(paxsuvkal.Xyier):全草治肺痨,压痨,疔疮痈肿,摆白《土家药》。野茄子,野辣椒:全草治风湿骨痛,外敷治疮痈肿毒《民族药志三》。
歌哩:全草治感冒发热,支气管炎,痢疾;外治痈疖疼痛,疔疮,毒蛇、蜈蚣咬伤《基诺药》。
嘎马早翁,岗太:全草治消化道癌,肺癌《民族药志三》。
闹害音-乌吉马:全草主治头晕,气管炎,癌肿,膀胱炎,小便不利,痢疾,咽喉肿痛《民族药志三》。
衣提玉祖木:全草治疗头痛,胃疼,关节痛,目赤,耳脓,咽炎及皮肤痛《民族药志三》。[2]
全草(龙葵):苦,寒。有小毒。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用于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慢性咳嗽痰喘,水肿,癌肿。根:苦、微甘,寒。用于痢疾,淋浊,带下病,跌打损伤。
就记下来吧,能记多少记多少,就当做让自己多长些见识。
白癜风中医疗法北京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