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当事人,还原医学生救人遭恶评事件
《医师报》融媒体记者张玉辉近一周的时间里,成都中医药大学两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彭婕婷和陈家利成为网络“名人”。8月14日:她们在常德火车站内,抢救一位突发疾病倒地的中年男子,随后,这段救人的视频在网上迅速传播;8月23日:有网友恶评称:次日两名医学生因没有行医资格证被男子家属告上法庭,该评论获得6.1万点赞;事后,男子家属通过媒体找到两名女学生,请求帮忙出面,澄清网络恶评,并通过视频连线表示了感谢,还向她们鞠躬致意;8月24日:彭婕婷和陈家利所在的成都中医药大学官微称:拟于新生开学典礼授予两名同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校长特别奖和眼科学院/医院大医精诚奖。8月24日:《医师报》记者独家连线两位当事人,道出了不为人知的细节和思考。独家连线8月24日,当记者联系成都中医药大学时,学校委婉拒绝,告诉记者,除了患者家属请求出面澄清外,他们拒绝了一切媒体采访。在记者“希望还原当时场景,尤其为医生需出示行医证救人进行探讨,弘扬医者精神”的要求下,经学校同意,彭婕婷和陈家利接受了《医师报》独家连线。了解到,两位学生于两年前取得执业医师证,今年25岁的她们因同年同月同日生,所以成为了好朋友。疫情原因,相约于彭婕婷家中学习。8月14日回学校参加规培考试,途中发生的这一小插曲,并未对二人造成影响,两人均认为:只是觉得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问心无愧。陈家利表示考完试医院,彭婕婷则在学校等博士录取通知书。以下为《医师报》社常务副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连线成都中医药大学彭婕婷和陈家利的实录。当事人:为患者遗憾,忍不住泪流满面彭婕婷(左);陈家利(右)《医师报》:当时在常德火车站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彭婕婷:我们买的是7时22分的火车,广播通知进站后,跟着人流,走到站台的天桥时,发现有群众围观,走近一看才发现一名患者昏倒在地,群众都以为是中暑,有人拿来了藿香正气水,有人为患者扇风,有人忙着打,列车工作人员正在疏导围观人群。陈家利:我们把行李箱扔在一旁,就走近去看是否需要帮助,当我们俯下身查看患者生命体征时,发现患者情况非常糟糕,他已处于昏迷状态,嘴唇发绀发紫。按照临床经验,首先对他进行拍打,想唤起他的意识,当探触生命体征(大动脉搏动、呼吸幅度、胸口心跳)时,均未感受到生命体征,我们立刻就对他进行抢救,心肺复苏了大约20分钟。《医师报》:当时是谁为主在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按压?彭婕婷:我俩轮替进行,可能是看到我们一头大汗,一名男士也加入到我们的抢救中。我们在学校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医院轮转时参与了临床实战,我觉得我们两个可以搞定,就对男士说:我们俩就可以了。主要是担心误了他的火车,也顾不上抬头,继续按压,直到急救车到达才离开。《医师报》:有没有想过,万一引发医疗纠纷怎么办?除了在学校里实习,在外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彭婕婷:当时真的什么都没有想,就想着我们是学医的,能做点什么就冲上去了。陈家利:看到过类似新闻,但当时根本没有时间多想,只想救人,出于本能,下意识地就去做了。《医师报》:对于医学生,直面死亡是免不了的,这是第一次面对患者的死亡吗?有一个画面,离开时,你们擦拭着眼泪,是害怕还是因为什么?彭婕婷:在医院规培时,就已经面临过生死方面的问题。作为医生,在宣布患者死亡之前,医生是要奋力抢救患者生命直到最后一刻的。我们都是第一次碰到在外面救人的这种情况。当时没有抢救药品、设备,我们只想把学到的所有抢救知识全部用到患者身上,希望为他争取一线生机。陈家利:在我们用尽全力后,结果还是不是很好,急救过来时评估,瞳孔已散大,人已经不行了,我们当时情绪比较激动,想到这位患者年龄也不大,也就50岁左右,属于壮年,这对于患者家庭该是多大的打击啊!如果当时有更好的地方或者设备,抢救过来的可能性或许会大一些,很遗憾……《医师报》:你们是什么时候知道自己救人视频在网络上传播的?彭婕婷:我们一直都不知道,直到成都中医药大学眼科校友群转发了这个事情,同学朋友转给我们才知道。我们并没有太多人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npwhh.com/zlyz/763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