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19日)上午,从北京人民大会堂传来喜讯:在5年一度的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义乌市公安局被国家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公安局”称号。
据悉,此次表彰大会,全国共有个单位获此殊荣,浙江省仅3家,义乌市公安局更是有史以来首次获得。
这里看得见各种肤色,听得到各国语言;在这里可以全球买,也可以全球卖;这里是让“鸡毛飞上天”的义乌,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作为全球经贸的交汇点,这座浙中小城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社会治安考验。
如何一手抓经济报表,一手抓平安报表?近年来,义乌市公安局不断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平安,让义乌“金盾”成为新丝路上一张出彩的名片。
云上公安,警务有智慧
平方公里的市域范围内,本地户籍人口77.6万,外来人口在册数超万。仅去年,出入义乌的境外人员就多达48万人次。
串联起这组“大数据”的是义乌繁荣的商贸经济,面对体量庞大的“线上”“线下”市场,只靠“汗水警务”,显然难以全方位守护。义乌的选择是,让公安步入“云端”,让警务充满智慧。
温州人刘女士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箱包生意多年,日前她接到一名印度籍外商下的订单。
不久,她就接到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的电话,建议立刻取消订单。
原来,此前有多名商户通过义乌市经济案事件预警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填报信息,咨询该外商和企业的情况。警方6次上门进行核查,认定其有较大的骗货嫌疑。最终18名涉事商户全部取消订单,挽回损失近80万元。
这个集合了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国际贸易风险预警、国际贸易信用评价的综合性网上预警平台,实现了风险从被动应对处置向主动预测预警预防转变,也是义乌公安实施省公安厅“云上公安、智能防控”第一战略的生动实践。上线至今,已成功防范处置了起市场重特大合同诈骗案件,为市场经营户挽回损失2.61亿元。
智慧警务的光芒在义乌随处可见。走进义乌市公安局指挥中心,60多平方米的高清显示屏上,全市近个治安监控探头传回的实时影像不时在记者眼前闪现,每一个执勤人员就是一个移动的“鹰眼”,采集到的基础数据与30多个所队联勤指挥分中心共享。借助地理信息系统,一旦发生重要警情,这颗“最强大脑”可随时介入可视化指挥。而比监控更具智慧的人脸识别系统已在各交通枢纽和国际商贸城投入使用。
未来三年,义乌还将新建1万个高清视频监控,全面推广车辆智能识别系统,优化智能门禁系统平台,重点开发“发案热力图”……
去年,义乌全市侵财警情同比下降20%,刑事打击数同比上升了31%。
便民贴心,老外也点赞
开放包容是义乌的特质和态度。往来流动的人群中,一座城市的温暖,常见于细节,比如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次便捷的服务。
今年5月初,利比亚商人Ahmad决定来义乌“淘金”,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入境我国的外国人在旅馆以外的其他住所居住或者住宿的,应当在24小时内向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办理住宿登记。
让他高兴的是,在义乌的小伙伴告诉他,来义乌可以不用一趟趟往公安窗口跑,在手机上就能完成登记。这得益于去年义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专门开发的“境外人员白癜风在什么医院好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