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动物的瞳孔有不同形状

你可曾注意过,猫的瞳孔在收缩时呈竖条状,而羊的瞳孔却是横条状,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陆生动物的瞳孔形状与其生态位(ecologicalniche)之间有着惊人的相关性——长着竖瞳的动物很可能是伏击的捕食者,而有着横瞳的动物则很可能是被捕食者。不同形状的瞳孔带给动物不同的视野,对它们的生存起到了重要作用[1]。

不同动物瞳孔的形状。图片来源:npr.org

对于长条形瞳孔的功能,科学家们在过去曾提出过一些观点。有人认为,由于长条形瞳孔放大与收缩时的透光面积变化幅度极大,因此这种瞳孔能让昼夜活动的动物更好地调节光线。另外,长条状的瞳孔能够增加横向或纵向轮廓的清晰成像距离。还有人推测,在拥有多焦点眼睛的动物中,长条形瞳孔在收缩时能够更好地维持图像质量。然而,上述所有推测都无法解释为什么有的动物长着横瞳,而有的却长着竖瞳。

为了分析瞳孔形状与陆生动物习性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对14种来自不同科的陆生动物进行了分析。他们将这些动物的生态位(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一天中活动的时间(昼行、夜行、昼夜活动)以及瞳孔形状(圆形、近圆、竖条、横条)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瞳孔形状与它们的生态位之间有着明显的联系。比如,作为被捕食者的食草动物(比如斑马)大都长着横瞳,而大多数昼行的主动捕食(比如猎豹)者则有着圆形瞳孔,而夜行和昼夜活动的伏击捕食者(比如斑猫),则通常有着竖瞳。

陆生动物瞳孔形状与生态位之间的联系。图片来源:研究论文。

那么,不同形状的瞳孔有什么特殊之处呢?通过对竖瞳和横瞳的光学特性进行分析,研究者发现,首先对于竖瞳来说,物体在纵向上的景深(编者注:指焦点前后相对清晰的成像范围。在景深之内的影像比较清楚,在这个范围之前或是之后的影像则比较模糊)比横向更大——这意味着对于处在焦点前后的物体,纵向上要比横向上看得更加清晰。因此,竖瞳能对眼睛的立体视觉进行辅助,便于动物估计物体在纵向上的距离;同时,动物可以通过离焦模糊的程度,来估计物体在横向上与自己的距离。竖瞳在伏击捕食者中更为常见,这种形状的瞳孔能够让它们在不惊动猎物的情况下,更准确地估计猎物到自己的距离。

竖瞳眼中不同离焦程度下的图像。距离相同时,横向物体比纵向物体看起来更模糊。图片来源:研究论文。

家猫的竖瞳。图片来源:fanpop.







































北京治白癜风症状医院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基金报销



转载请注明:http://www.npwhh.com/zlyz/6756.htm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