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诗世界李明天散文二章家乡的老沂河
      

作者简介:

李明天,男,年生,徐州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从小酷爱文学和绘画,现有大量散文和美术作品发表于国内各级报刊杂志上。年国画作品获“巴黎铁塔艺术杯”纪念奖,年国画《金秋》获徐州市“德兰杯”优秀作品奖,并在李可染故居展出。从年开始研究民间烙画艺术,年徐州日报以《李明天和木板烙画》为题作过专题介绍,年徐州都市晨报每周一家栏目也刊发介绍过作者及艺术成就。

      

家乡的老沂河

家乡有条古老的河,源出山东省沂源县田庄水库上源东支牛角山北麓,南入江苏骆马湖,又东折入黄海,是一条天然的河流,形成于何年何月没人说得清,仅知其名老沂河,又称老砂河。老沂河,我儿时的乐园,四时之景各不同,春水如蓝,泡桐花烂漫开两岸;夏日炎炎,岸堤内外树绿竹翠草如荫;三伏秋来,秋波荡漾泛涟漪,野鸭惊起贴水飞;冬雪严寒,冰封河面,两岸一体,人车冰上过。我犹爱夏日,每天都可以赤身裸体于清冽的河水中嬉戏,从小也就学会了游泳、摸鱼、划船。爱水中嬉戏,更爱夏天枯水时节,水深不过腰时,就可下河捕鱼了。老沂河里的鱼儿种类很多的,有鲫鱼、鲫花、鲶鱼、吱歌咽、黑鱼、鲤鱼还有鳖鱼、青虾、螃蟹等,老沂河的鱼儿不像汪塘鱼那样,一股的腥臊泥土之味,老沂河的鱼儿洁净,肚里很少有什么脏物,肉质鲜美,鱼汤更有特色,色如牛奶,醇香味美,营养丰富,令人怀念。儿时最最快乐事莫过于在傍晚帮摆渡的四爹把跳板抬到岸边的老庙中去,这样,四爹就会赏给我们小伙伴几个硬币作为酬劳。这样我们就可以到对岸纪集街老酱盐店里买上一头大的或两头小的糖醋蒜了,几个小伙伴一起来分享,先是一人一小块蒜皮,蒜皮甜甜的、香香的酸酸的,一咬汁液从口中流进肚里,浑身酥酥的,说不出的那中快感,蒜皮品尽,再分食蒜瓣,那就是我少年时记忆中最幸福的事了。渡口早已被相距不到二公里的三座漂亮的跨河大桥所取代。但永远取代不了的是我儿时那甜蜜幸福的记忆。上面说到的老庙,坐落于西河岸堤下面,李埝庄的北头,不知始建于何年何月。后来知道了西游记里有个齐天大圣,方才似懂非懂的参悟出天齐庙名字的含义来。老庙的故事现在已没有多少人讲的清了,过去香火也是很盛的,里面有和尚念经,也还听说常有尼姑来偷情的事。天齐庙过去也有庙会,逢会时也是非常热闹的,遗憾的是,后来庙会被迁到河东岸的纪集去逢了,再后来又迁去了草桥。老庙解放后也还保存了很久,只是和尚走了,老老和尚的坟茔就坐落在老庙西南院外的菜园里。庙后的池塘中突兀一座坟茔,据说是一位姓张的烈士,不是共产党人,但杀日本人,后来被日本人砍了头。此处也算我儿时惟一的一块德育教育基地了。破四旧时毁了庙中的泥菩萨,再后来老庙改成了学校,现在却是瓦砾难觅了。每想起它,心里暖暖的,那是我们儿时耍玩的好场所,也是咱接受启蒙的母校;每次回老家经过时,见不到原来的一点历史痕迹,郁郁之意萌于心胸。老沂河也有过许多心酸的事,从我们这儿许多的村庄名就可见一斑,如李口、陆口、纪口、巩口、刘口等,这些名字源于当地都曾经决过堤。在过去,过境的洪水经常肆虐的撕开沿河两岸的岸堤,给当地带来过巨大的灾害。相去老沂河东有条新沂河,大概是一九四九年建国后开挖的,目的是缓解老沂河的水害,当然老沂河的“老”也是因此冠上的,后来新沂河又疏浚了一次,当时调来了徐州地区许多地方的劳动群众参与此举,也还有许多劳改犯人参加了艰苦的劳动,新沂河成了洪水的主渠道。自此几十年里也没听说过老沂河决堤的事。虽说没酿成水灾,但也曾经发生过一次严重的翻船溺水的灾难。那是58年的中秋之夜,河东岸纪集街放电影《梁山伯和祝英台》,那时期电影是人们难得的精神食粮了,河西去了很多人,电影散了,许多人争相过河,木船严重超载,当船行至河心,突然倾覆,一船几十人全淹于河中,有的游上了岸,有的被救上了岸,但最终还有八名村民化为了蝴蝶。我们庄就有三位年轻的妇女罹难,还有一位村民因救人而溺水身亡,船老大后来被判了。三大娘每讲此仍心有余悸,那时刚刚新婚的三大娘,同样去看了电影,幸好肚子不好,耽误了那一船,也就幸免于难。

“嫁女嫁到山河沿,下雨天也能穿花鞋”,这是过去流行于我们当地的俗话,过去滔滔的洪水给当地带来了许多的黄沙,沙土地是不存水的,雨无论下的多大,路是不泥泞的,因此不少人家希望把女儿嫁到沿河两岸,当然现在公路的发展,让沿河的人们看不到有半点的优势了,到显得落后了不少。但过去洪水带来的优质黄砂沉积于此,却也成了人们滚滚不断的财源。在过去是露天开采,围塘取砂,每年当地的优质黄砂源源不断的通过船载火车运,送到许多大大小小的城市去支援国家的建设。现在的开采更加简约高效,直接把吸砂泵探到河床下,连砂带水吸上来,水自然流去,黄砂就落在了母船上,再通过其它的子船运到岸上或外河。比过去采沙手法可说是发生了历史性的革命,省时、省事、几个劳力就可以操作,投入少,见效快,人啊!就是聪明。但这种过分贪婪无休止的采砂,已给沿河两岸带来了巨大潜在的灾难。仅我们当地老沂河西岸采砂船就有五十多条,砂站十六座。当地老百姓提及非法采砂一事是深恶而痛绝,采砂船日夜轰鸣采砂,采砂泵潜入水下深达五十米。五十米是什么概念,老沂河的沿河岸堤下面皆已悬空,这一悬空可能已延伸到堤外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堤外村庄密布,形象的说,村庄已经悬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这一危险相当的巨大,汶川地震造成山崩地裂,我们这一地区一直存在着大震的可能,如果真的来了无法抗拒的天灾,再加上上游人为开闸放水或是震垮了水库之堤,洪水疾速过境,即使没被震垮,也必将会被洪水毫不留情的吞噬掉,吞噬掉的是方圆几百里的一切生物、房舍、物件、田地。其实早些年有关部门也曾经前来整治过,有的喝砂船被砸坏并沉入了水下,但收效甚微,偷偷的又干了起来。最近有关部门又狠打了一次,不知能坚持多久,是否还会死灰复燃,不得而知。老沂河变了,变的有点让我感到陌生,但河水更清了,沿岸的景更美了,对你的牵挂也在与日俱增。想用文笔表达我对你的柔情,又恰似江郎才尽,难抒胸臆;愿天公赐我五彩神笔,让我尽情的描画沿河两岸的竹林、树丛、村舍、还有下游窑湾镇有多年的老槐树、河西岸的白鹭园及东岸有多年历史的老银杏……老沂河,家乡的母亲河,是你哺育了沿河两岸的子民,只要合理开发利用好,想必你将会不断的奉献你的情愫,给沿河两岸的儿女带来不尽的富足安康!

家乡的古栗园

因工作关系,最近常听徐州金凤园园艺有限公司经理赵以斌先生提到炮车老栗子园,亦有前往探寻之意,但一直未曾成行。适逢邳州市文联一行前往,随应赵兄之邀作陪同行。虽然栗子人人爱吃,但栗子树并非人人见过,老栗子树就更少见了。栗子树是落叶乔木,叶子长圆形,背面有白色茸毛,每年端午节前后开花,花黄白色,闻有淡雅的清香。果实为坚果,就是我们常吃的栗子,包在多刺的壳斗内,每年中秋节前后成熟,成熟时壳斗裂开而散出。裂开的壳斗似姑娘含羞而忍俊不禁迷人的香口,又恰似村民因收获的快乐而绽开笑容的脸。老栗子园位于邳州市炮车镇果园村东北部,此园栗子树皆为实生树,实生栗子,营养价值比普通栗子更高,市场前景尤其看好。但由于树龄长、产量低、销路不畅,更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集生态、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又没得到开发;既缺资金投入,又欠政策扶持,导致现在这片老子栗园成了农民眼中的鸡肋。近年来部分目光短浅的农户,挡不住一株树可卖千余元木柴的诱惑,在偷偷的砍伐,有的被折掉了枝叶,有的被从半腰斩断,有的是托地把老干锯掉,两人双手才能环抱过来的老树就这样被毁了,观者无不痛心。老栗子树根植于厚达一米柔软的白沙层中,白沙层是东去数里的老沂河因决堤,滚滚洪水带来的泥沙沉淀堆积而成。栗子园中还有一条长长的“东北堰”,其实就是比其它地方略高两米的厚沙层,据说是洪峰一浪打成的。虽然天公不太作美,但地上一点泥儿都没有,细细的白沙及时将雨水渗到了地下。老栗子树植于何时?据村中上了岁数的老人讲,此园植于乾隆年间。一次乾隆爷下江南,途经此处,御鞋踩在软软的白沙上,甚是欢喜,但看到庄稼枯黄,百姓疾苦,又非常的痛心。于是召集身边的随臣商议,分管农业的大臣就献上一策,此沙土地只适宜栽植果树,惟有广植果树才可解民之疾苦,尤以栗子、沙梨最佳。乾隆爷就下了道谕旨,速从北方调拨来上万株栗子苗和梨树苗,分发给各家各户,各自植于白沙地之上。由此造就了炮车果园这一地名,也就有了现在的果园村。也有一说,应该是康熙年间,老百姓响应朝廷劝耕减税政策,广植果树于白沙地之上,随成就了这片林地。三百年来,因有果树,果园百姓丰衣足食。由于老梨树皆已伐光,现在就变成纯正的栗子园了。老栗子园占地一千余亩,老树约有一万余株。古树之多,树龄之长,这是苏北地区绝无仅有极其罕见的实生栗子园。听说过去邻近村有一位民间扎材艺人,挑着自己编扎的斗笠去赶龙池会。过去没有什么路,行人必须从老栗子园中穿过,该艺人早晨进入园中,不久此人在园中就迷了路,转到晚上太阳西陲也未走出去,后幸遇赶会回来的熟人,才将他带出园子。老栗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进入园中很难辨清南北,认准西东。手机信号也时有时无,与外界联系相当困难,特别是自己很难表述清自己所处位置。我们一行游园,时有小雨淅沥,薄薄的雨雾萦绕林间,游人如同误入仙境,雨雾又似轻柔的幔纱笼于树身,朦胧中万千仙女舞动。虽是空气清新意境好,若没有地方村民陪同,外乡游客请您谨慎进入,安全为重。老栗树尽情展示自己妩媚的身姿,吸引着近村远乡的游客。万株老树虬枝盘旋,旁逸斜出,错落穿插,千姿百态。如猴,水中捞月;似武士,铿锵过招;赛美女,风姿绰约;同游者,左顾右盼;像魔兽,张牙利爪;赶将军,威严挺拔;学老者,团胸驼背……一棵棵、一排排、一片片古老而神奇的老栗树,各有各的美名,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传说。夫妻树、情侣树、相思树、姊妹连理……观其形、猜其名,别有情趣。其中有一棵叫“捉妖树”,最能彰显老栗树的品格。世界万物都有灵性,特别是年岁长了,动物也吧、植物也罢成精成怪的多了去了,栗园中就有一颗老树很有灵性,曾经舍身帮助百姓降妖捉怪,人们称之为降妖树。

传说,栗树园中出曾经现过一只怪兽,也不知是什么成的精,还是哪里跑来的不知名的野兽。就因为长的怪,老百姓都把这头猛兽叫怪兽,也有人怀疑它是妖,称之为妖怪。这怪兽经常入侵村庄,吃掉村民的鸡、鹅、猪、羊,有时还会咬死驴、牛等大的牲畜;也担心其会伤害到小孩儿,为此老百姓既恨又怕,为了除掉怪兽,村民是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多次进行围捕,都一次次的失败了,被怪兽闹的是心惊胆颤、惶惶不可终日,哪还有心思进行劳作耕种。

老百姓被怪兽欺凌的苦不堪言,这些都被一颗有灵性的栗树看见,他发誓一定要为百姓除害,但怎么去消灭怪兽呢,也许是受到三国时诸葛亮借东风故事的启发,准备采取火攻。

一日,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雨如瓢泼,电闪雷鸣,恰巧怪兽在此树下躲雨,灵树就用自己树上结的果实引诱怪兽,怪兽顺着树干慢慢爬到上面,灵树这时伸出了一枝颀长的树枝,高高的插入云端,将雷电引到了树干上,瞬间,大树染成了火球,火光冲天,怪兽来不及遁形,早被栗树燃起的熊熊大火烧成了灰烬。

火熄雨停,百姓争相前来看个究竟,剿灭了怪兽,老栗树却一同被烈火焚烧,成为一株焦枯的树桩。有的磕头作揖,有的潸然泪下,以表对灵树舍身取义的感激之情。怪兽被诛,从此村民得到了安宁,也惋惜这株捉妖树从此生命不再,每到逢年过节都有百姓前来祭奠此树,说它是树,其实就是半截枯焦半糊没枝没叶没皮的树桩。三年后,竟然出现了奇迹,树干底部笋出了新芽,枯焦的老树死而复生,再次叶茂枝繁。老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取其名为“降妖树”,年年拜祭。后来如来神掌来了,八仙来了,此园就再也没生过什么祸害百姓的精怪了。

栗树的死而复生,其实也正应了“栗树不绝后”的说法。

淮海战役期间,这里也是解放军的营地和指挥所,千亩老栗园是淮海地区少有的军队隐蔽之处,十万八万人藏于林中,无论从陆地还是空中,是很难被发现的。园子旁边有一所小学,当年作为淮海战医院,在这里救治过无数的解放军战士,没有抢救过来的战士的遗体就近掩埋在栗子园中,现在老栗树下还能找到掩埋着二十八位牺牲烈士的坟茔。林大树密,因此在过去,也一度成为马子(土匪)的巢穴。解放后,被地方民兵用作打靶训练场,有兴趣的游客在细细的白沙层中还可觅得几枚稍有锈迹的弹头。现在却成了时兴的天然氧吧,年轻人谈情说爱的乐园,学生野外郊游的好去处。老树下铺上随身带来的毡毯、塑料布,躺在上面休息,还是摆上野炊的食品饮料,快乐的笑声洋溢在静谧的林间。林中还有一弯湖水,称“月亮湖”,因湖形似月亮而得名,湖面虽不大,却也水清鱼肥,既是沐浴的好场地,亦是垂钓的好处所。另外林中还有一片邪地不得不提,月湖西南方向,距月湖一、二百米处,有一百余平方米的低洼之地,名曰阴阳池,说是池,也并不是时时存水,偶有水,水深也不过成人的膝盖。说到这个池子,先要叮嘱你一下,此池,只可远观,不可近瞧也。特别是附近熟悉此地的村民,非常忌讳提到此处,可见这是一多么怪异恐怖之地啊。

无知无畏,但当地人,无论是夜间还是白日,要是独自一人经过此处,风吹草动,都会感到毛骨悚然,似有飕飕冷风绕过脖颈,瞬时鸡皮疙瘩起满全身,冥冥之中有不祥之感,不敢看、怕回首、又欲侧目偷窥,真是诡异邪乎之地。如遇阴雨之日,园内再升起小雾,雾后隐藏着什么,不可知,外来游者看到的也许是诗意的浪漫,知情者脑际浮现的也许是雾后的邪恶。

为什么在当地村民中会让人有如此恐惧感呢?

只因过去曾经发生过许多莫名其妙的邪事。

在过去,此地是寸草不生,浅浅的小水池,水深不过尺许,里面却经常会有死猪、死狗的尸体,死相狰狞,着实让人害怕。

就是村里人在此处也是常常无端出事,有的会淹死在浅浅的水中;有的会无故倒地摔伤,腿断臂折;有的会长跪不起大哭不止,哭的是伤心欲绝、昏天昏地,胡言乱语,又似有千古冤情与委屈,旁观者莫名其理,哭者醒来也说不出个究竟,当时似有魂魄附体。

有此番经历者经此处更是心有余悸,多绕路而行,不敢靠近,遇邪者多是附近村民,皆有名有姓。

在农村,大多把这样的地方叫邪地,或脏地,身体虚弱的人是不宜靠近的。大集体时,生产队想靠集体的力量及阳气,来改造这一脏地,让它不再祸害人,决定挖成一个蓄水池供村民浇水打药用。泥土没挖多深,就挖到了硬硬的东西,清除碎泥,竟然是一块块大青砖,青砖挖出很多,用手扶拖拉机拉了好几车,码在场边,很久也无人敢动。虽未经考证,但此处绝对是一个很大的古墓穴,是何年何月葬的何人,因没有考证过,至今无从知晓。

看来过去在此地所发生的死、伤及反常怪异之现象,都与此墓穴相关,是阴间死人灵魂不散,还是古墓瘴气扰人,没人说的清,但人们却越来越忌讳这阴阳之地。

就是现在,村民在此处附近劳作,专注于拔草种植,偶一抬头,常也会失去方向,不知东西南北,到底是阴阳之因鬼魅作祟,还是地磁紊乱方向错位,如有兴趣、且阳刚之气重者可以前往探个究竟,体弱多病者最好远离之。

老栗子园和邳州陈楼果园接壤处,还有一块以国务院名义立的界碑,也值得一看。在地方行政区划调整之前,此处相邻有两个果园,虽然都属省直管,后归所在县。炮车果园在新沂县境内,陈楼果园在邳县境内,两地百姓经常因地界起争端、闹纠纷,省里知道后,特以国务院名义于年在此立下界碑。遗憾的是土生土长于炮车四十多年的我,在此之前不曾知道有老栗子园;庆幸的是今天终于能畅快的投入到您的怀抱。明天谁又能来撩开您蒙羞的面纱,尽显您绰约的风采身姿于世人。你的存在是果园人的骄傲,是炮车人、邳州人的骄傲,愿老栗子园的美名越传越远,更希望这一骄傲能永世留存。

    

顾问:云子李骞何怀玉

主编:一叶飞鸿

审稿:王永峰刘贵娟程香梅

采稿:纪利军

《汉诗世界》推介名家,发现新人

1、来稿体裁不限,现代诗3-5首,古体5-10首;散文、微小说、歌曲亦可。

2、来稿附字以内个人简介,照片1-3张。

投稿请加主编qfjyh









































白癜风要注意什么
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pwhh.com/zlyz/4768.htm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