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进暴晒三小时的车
立即开空调降温,还是出事了
网络图片
无独有偶,前几天浙江的何女士,开车出去办事,将车子停在路边大约3个小时,中午她开车准备回单位。“车里很闷很烫,我马上开空调降温,但坐进去时还是有点烫。晚上回到家就感觉头痛两腿发软,发现自己中暑了,后来经刮痧治疗才消暑了。”
明明开了空调,怎么还中暑了呢?
原来,车辆在烈日下暴晒,车内温度会非常高,再加上车厢相对密封,热气和废气排不出去,导致车厢内缺氧。
一些司机和乘车的市民,在烈日下,上车后就赶紧关上车门开空调,殊不知在短时间内刺激下,很容易导致中暑。
研究结果发现,当周围环境温度升至35℃以上,封闭的轿车内部温度会在15分钟内达到65℃。一般情况下,人的皮肤在接触60℃左右时,只能忍受10秒左右。
鸡蛋放前风挡30分钟,熟了!
上车立即开空调,很伤车!
很多车主一上车就把空调开到最大,这是错误的!因为汽车在刚启动时,发动机还没有达到良好的状态,如果这时候打开空调,会增加发动机的负荷。
夏季正常使用空调的程序是:
4、空调制冷1分钟后,再关闭车窗。
关于汽车空调的使用方法,很多人都不知道!
1、不要先熄火再关闭空调先熄火再关闭空调,这样对发动机也是有害的,车辆下次启动时,发动机会带着空调的负荷启动,这样的高负荷会损伤发动机。
最好的做法:在到目的地之前几分钟关掉,这样可以开启自然风,使空调管道内的温度回升,消除与外界的温差,从而保持空调系统的相对干燥,避免霉菌繁殖。
2、出风口向上降温快在夏季时,若将冷风向上吹,车内的温度会降低得更快;而在冬季时,将热风向下吹,温度会提升得更快。道理很简单,因为热空气更轻,会向上方移动,这种方法对于燃油的节约非常有帮助。3、适当关闭空调在开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长时间堵车或者等人的时候,如果不关空调,发动机长时间处于怠速运转,汽油燃烧不完全,会产生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如果周围空气流通不好,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进入车内,还会让车内人中毒!所以,停车后不要开空调,更不要开空调在车内睡觉!正确的做法是:当车内温度适宜时,最好将空调关闭一会儿,打开车窗透下气。
4、内外循环交替切换长时间采用内循环的空调模式会降低车内空气的氧气含量,更容易造成驾驶疲劳。正确的做法是:空调刚开的时候,最好先用外循环,温度降低后,再切换至内循环,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切换一下内、外循环,别开了空调以后就不管了。
炎炎夏日,空调确实能给人带来清凉。但使用不当,不仅毁车,对人的健康也会带来危害。
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千万记住夏天上车第一件事就是开窗透气。
先启动风扇排出空调系统的热气,
5分钟后再启动A/C空调关闭车窗。
扩散,让更多人知道!
暴晒90秒,打火机就炸了!快自查,夏天这些东西别摆车里!
都市快报
年7月6日,杭州最高气温36℃,当天下午,杭州发生一起因烈日暴晒导致打火机爆炸案例,结果导致车主葛先生右眼被炸伤。
事发时,车主葛先生开车前点了根烟,顺手把普通的塑料打火机放在仪表盘上,20分钟之后,葛先生开车行驶在亲亲家园附近时,打火机突然“砰”的一声爆炸,葛先生下意识急踩刹车,虽然没有发生事故,但他右眼被炸伤。
医生说,葛先生上眼睑破裂,结膜混浊且充血,角膜上皮大部分脱落,隐约可见瞳孔散大至7mm(正常人为3mm以下);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眼睛可以保住,但会出现青光眼、视力下降等并发症。”
在高温天气下,汽车内哪些东西不能放,容易引发怎样的后果?昨天上午,杭州消防在半山消防培训基地做了组实验,以提醒所有车主。
这次实验在一辆消防车内进行,为了保证实验安全,还专门配备了灭火器。
上午10点左右,用温度计测量,地表温度为47℃,消防车驾驶室车门关闭10分钟,测出车内温度为68℃到70℃之间。
车门关上五分钟,车内温度持续上升。
十分钟后车内温度高达60℃
接着,把三个普通的塑料壳打火机、一个充电宝以及一瓶花露水放入车内驾驶室仪表盘上方,关上车门。
骄阳似火,我们站在车外,不到半分钟身上全都是汗。
第一次实验结果,两只打火机几乎同时在1分30秒左右爆炸。
图/
黄金眼重新做了一次相同的实验,再把三只普通塑料壳打火机放入车内,10分钟左右,三只塑料壳打火机先后发生爆炸,把蹲守在一旁的记者全吓了一跳。
两个打火机冒出了白烟
图/
黄金眼现场放置的摄像机上显示,爆炸瞬间先是一股白色烟雾升起,接着打火机碎片四射,弹到1米多远的地方。有的塑料碎片甚至飞射到了后排座椅上,而且大多是呈尖角状的,长度在1厘米左右,对人身特别是眼睛很具杀伤力。
不过,驾驶室内没有燃烧过的痕迹,车窗玻璃等都没有损伤。
半山消防指导员陈仁文说,打火机里有液态丁烷,当打火机完全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时,液态丁烷会膨胀,使得打火机内部压力增大,特别是在行驶过程中时,更会加剧打火机内部化学物质摩擦,容易导致打火机爆炸。
年,快报《好奇实验室》也做过同样的实验。
实验在城北某停车场进行,参加实验的师傅说,自己曾在38℃高温下,开着空调行驶10分钟后,放在仪表盘上的塑料打火机就爆炸了,差点伤到人。
实验车辆是辆已经报废的雪佛兰汽车。实验人员把10个打火机并排放在车内仪表盘上,温度计搁在边上,方便查看车内实时温度;驾驶座和副驾驶座上分别绑了个气球,气球高度大约在人坐姿头部位置。实验人员还在车内架设了两台DV摄像机。
实验开始时,仪表盘上的车内温度显示为50℃,半个小时后,仪表盘表面温度上升到56℃,10个打火机都没有动静。当车内仪表盘表面温度升至68℃。突然,车内传来一声巨响,“砰”,打火机炸了!悬挂的气球瞬间被飞射的碎片戳破。
昨天实验中,除了打火机外,花露水和充电宝并没有发生爆炸,不过陈仁文说,花露水和充电宝暴晒时间需要更久一点,花露水里的气体就容易挥发,而充电宝表面会鼓起,长时间暴晒情况下,都容易发生爆炸。
实验视频/黄金眼
除了打火机,
以下这些物品也不要放在车内,
尤其不要放在仪表盘等太阳光直射的地方。
1香水香水分为天然萃取香水和工业合成香水,我们平时使用的香水,多为工业合成香水,添加了很多化学物质,如香料或有机溶剂,香料溶解在有机溶剂里。
有机溶剂的沸点比较低,容易挥发。夏天车内温度高,加速有机溶剂挥发,香水瓶一旦承受不了这么多挥发出来的气体,瓶子就可能发生爆裂。
案例年快报曾报道,“凡凡”在19楼发帖说,自己单位有辆雷克萨斯,停在烈日下,汽车仪表台上有瓶香水(磨砂玻璃瓶),结果香水突然炸了,玻璃瓶炸得只剩下一个底座。
2老花镜上了岁数的司机或乘客,习惯在车上放副老花眼镜,但如果车辆正好停在阳光暴晒的地方,就十分危险。因为老花镜属凸透镜,容易将光线聚在一起,时间一长,易引起火灾。
案例同样因凸透镜聚光原理,年快报曾报道,杭州萧山就发生过这样一起案例。
7月31日下午4:40,萧山俞师傅去萧山宁围送货,坐的是白色福特全顺。卸好货后,车尾两扇门并排开着,俞师傅在阴凉处休息。
5分钟不到,俞师傅突然看到车右侧后门冒起白烟。原来,太阳光直射在左侧后车门玻璃上,玻璃上贴了一层黑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阳光投射到右车门上,烧了起来。
3碳酸饮料等气泡类饮料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碳酸饮料,比如可乐,在高温下很容易膨胀而引起爆裂,如果一定要在车里放饮料,最好选择一些纸质包装或不含气体的果汁饮料。
4手机、iPad、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数码相机这种高精密仪器也不要放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中,容易因暴晒出现机械问题,也容易导致爆炸。
5泡沫清洁剂等易燃易爆物品案例年6月19日,杭州最高气温34℃。
快报报道,当天下午3点左右,太阳超级火爆,和睦医院后院停车场突然发生一声巨响,一辆私家车的后窗玻璃突然爆炸。
目击者说,当时刚好在旁边,还好没有受伤。玻璃爆炸之后,车主在后窗下找到了爆炸元凶——一瓶泡沫清洁剂,清洁剂瓶底已炸开。泡沫清洁剂是车主用来清洁汽车座椅的,平时就搁在后窗下面。
都市快报记者董吕平通讯员陈仁文图片由消防提供插图连诚
综合现代快报综合温州都市报、扬州晚报、平安车点点、网络等
白癜风注意中科医院专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