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好莱坞大片中,尤其是科幻片、特工片中,男女主角们往往只身一人,突入敌方内部大杀四方,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很有可能被补刀,这逼就装得失败了)后,回到自己的部门或者基地。而细心的观众往往注意到,他们并不用传统的密码,也不用指纹识别来解锁大门,而是摘下墨镜,瞪大眼睛,对准摄像头,大门“啪”地一下就打开了。
对,就是这样的姿势??。
那就有同学问了,这是啥子技术,能通过扫描眼睛来开锁?
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普及一下这项低调奢华的黑科技:虹膜识别技术--
首先,我们要来讲讲虹膜识别的生物基础:
人眼睛的外观图由巩膜、虹膜、瞳孔三部分构成。巩膜即眼球外围的白色部分,约占总面积的30%;眼睛中心为瞳孔部分,约占5%;虹膜位于巩膜和瞳孔之间,包含了最丰富的纹理信息,占据65%。外观上看,由许多腺窝、皱褶、色素斑等构成,人体中最独特的结构之一。
虹膜的形成由遗传基因决定,人体基因表达决定了虹膜的形态、生理、颜色和总的外观。人发育到八个月左右,虹膜就基本上发育到了足够尺寸,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除非极少见的反常状况、身体或精神上大的创伤才可能造成虹膜外观上的改变外,虹膜形貌可以保持数十年没有多少变化。
另一方面,虹膜是外部可见的,但同时又属于内部组织,位于角膜后面。要改变虹膜外观,需要非常精细的外科手术,而且要冒着视力损伤的危险。虹膜的高度独特性、稳定性及不可更改的特点,是虹膜可用作身份鉴别的物质基础。
虹膜是一种在眼睛中瞳孔内的织物状各色环状物,每一个虹膜都包含一个独一无二的基于像冠、水晶体、细丝、斑点、结构、凹点、射线、皱纹和条纹等特征的结构,据称,没有任何两个虹膜是一样的。
看完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虹膜和指纹有相同的特性:独一无二,私人专享,且不易随时间而改变。所以,这就成为了虹膜识别的依据。
接下来我们看看虹膜识别的步骤:
1.虹膜图像获取使用特定的摄像器材对人的整个眼部进行拍摄,并将拍摄到的图像传输给虹膜识别系统的图像预处理软件。(目前中科院研发出的红膜识别设备已通过各项安全检测,完全不用担心识别设备的安全性问题。)
2.图像预处理对获取到的虹膜图像进行如下处理,使其满足提取虹膜特征的需求。
虹膜定位:确定内圆、外圆和二次曲线在图像中的位置。其中,内圆为虹膜与瞳孔的边界,外圆为虹膜与巩膜的边界,二次曲线为虹膜与上下眼皮的边界。
虹膜图像归一化:将图像中的虹膜大小,调整到识别系统设置的固定尺寸。
图像增强:针对归一化后的图像,进行亮度、对比度和平滑度等处理,提高图像中虹膜信息的识别率。
3.特征提取采用特定的算法从虹膜图像中提取出虹膜识别所需的特征点,并对其进行编码。
4.特征匹配将特征提取得到的特征编码与数据库中的虹膜图像特征编码逐一匹配,判断是否为相同虹膜,从而达到身份识别的目的。
那么又有同学要问了(没错就是你??):既然指纹识别、人脸识别都能够完成身份识别,为什么又要整出一个“虹膜识别”呢?
那咱们就要谈谈虹膜识别的优点了:
1.最可靠的生物识别技术:首先,在误识率方面,据统计,指纹识别为0.8%,而虹膜识别仅为0.%。并且,指纹可以被盗用,但是虹膜却不可被盗用。
2.无需物理接触,一秒即可识别,方便快捷无需等待。
3.虹膜数据稳定,一旦形成终身不会改变。
4.数据信息安全有保障——数据库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学院保管维护。
5.花费最少,只需缴纳终身信息维护费。
目前,国家把这项技术致力于儿童防丢防拐的儿童保护。年开始全国各地陆续建立了虹膜录入工作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已为60万多儿童录入了虹膜。
预防儿童丢失,重视孩子安全教育,给他永远留一把回家的钥匙,十分必要。到中国儿童虹膜防丢网络平台工作站,为孩子录虹膜,给他添加一把“虹膜安全锁”,万一孩子失踪,让眼睛带他回家!
项目介绍找宝儿童虹膜保护云是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倡导,结合社会力量参与“互联网+儿童安全”的公益行动,运用高科技手段,借助互联网工具,推动儿童防丢防拐、丢失查找。平台依托中科院自主研发的虹膜生物识别技术,录入0-12周岁儿童虹膜信息,建立儿童虹膜数据库,所有信息储存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学院,提供终身保障。虹膜识别技术无需接触孩子身体,只要戴上“望远镜”,扫一下眼睛就可以完成虹膜信息的录入,做到“一秒录入、一扫识人、一生受益”的效果。在平台录入过虹膜的孩子一旦走失,配套的APP会立即向平台用户、当地家长及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始人、全国人大代表张宝艳旗下近30万名志愿者推送失踪儿童信息,形成多向互动,帮助家长寻找。
预防白癜风复发最有效的方法预防白癜风复发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