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猪悠然满月了,和婴儿可以这样聊天he

年8月1号,小猪悠然满月了

医院做最后一次检查,

医生说:“大丈夫です、赤ちゃんは元気に成長しています。今日は卒業の日ですね”。

于是,我和儿医院出院了。

奶奶常说:愁养不愁长!

意思是孕育孩子不容易,但生出来后就很容易养活养大养胖了。

果然!

虽然在日本生产要求产妇控制体重,

所以宝宝生下来才6斤8两不到,

但这一个月,小猪宝宝呼呼长,

胖了很多,身长增加了不少,还发展了不少能力。

比如,从第十天开始,奶奶就开始练习把他的便便和尿尿了。

我不知道这样是否更好,但现在宝宝几乎不会拉便便在尿布上,每天都是奶奶把屎把尿时很有规律地排泄,好像他自己也非常爱干净。

进一步检查宝宝是否健全健康

可能很多新晋父母都会做一件事——

就是孩子出生后先检查是否四肢健全,是否外表健康,

看到没问题了才会松口气安心下来。

我们也一样。

除了刚出生时检查身体表征是否健全,过后还要慢慢检查孩子的听力和视力,以及其它的新生儿基本反射能力。

儿子的听觉很好,很早就能听摇铃转动头找方向了,听到我呼唤的声音也会转动头找我的方向。

视力也有所发展,能集中注视某个地方几十秒,吃奶的时候也能偶尔和我的眼神有所对应。

蹬腿运动员

夏天生的宝宝发展得更好的还有身体运动能力。

我查阅了资料,发现传统的用襁褓绑住婴儿试图把他们自然弯曲的腿绑直、防止O型腿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婴儿自然盘曲的腿自己会慢慢长直,

他们需要宽松自然的活动才能更好地发展肢体协调能力。

于是我们每天就给宝宝穿件小背心和尿布兜,他的活动可方便了。

每天吃饱喝足睡醒后,手脚就不停地挥呀蹬呀,忙得满头汗,十几天的时候就能在榻榻米上蹬着我们手掌把自己一下一下地推着转圈儿玩。

这也是我们的初级亲子互动游戏,孩子龇牙咧嘴满脸认真玩得不亦乐乎,我们也玩得哈哈直乐。

奶凶奶凶的彪悍时刻

宝宝肚子饿了的时候是最彪悍的,

不仅哭得震天响,含到奶头后还脸憋得通红,

痱子一堆一堆地冒出来,满头汗,

还瞪着眼睛横横地发脾气,

嘴里一边拼命吸还一边呣呀哼呀的表示不满。

虽然是个婴儿,却凶得让人还有点害怕。

不过,吃饱后就完全换了个灵魂似的,

全身放松,微闭双眼,轻轻喘息,

可爱的小脸儿白里透粉,

润玉般的小嘴巴轻轻地张成“O”型,

时不时地咧成月牙儿状满足地笑一笑,

把我们甜得心都要化了。

特别的母子聊天互动

儿子近来嘴巴里冒出来的单音越来越多——

“呣、啊、噢、哎嗨、呀”等等,

可能是我们非常喜欢对他说话的原因。

我抱他、喂奶、哄他睡觉的时候都要对他说很多话,唱很多歌,而且是看着他的小脸儿和他认真投入地说话。

不知怎的,我看着宝宝就有好多话要说,逗他的话总是张口就来,滔滔不绝,绘声绘色并且乐此不疲。

我经常反复教他喊我妈妈,他当然还喊不出来,我却坚持每天爱意浓浓地告诉他无数次“我是妈妈!妈——妈!”

当他不舒服或者饿了的时候一喊叫:“啊—”

我就马上答应他“哎—!”

有时候还要多回应几句:“亲爱的儿子,你在叫我吗?你有什么事?你需要妈妈了吗?”

随时喊随时答应!!!

我注意到他最初叫喊的时候本来是本能叫喊,

但是听到我的回应后就愣一下,

眼神一转在找我,

后来再叫喊的时候就有点呼喊我的感觉了。

这就是我的目的!

培养宝宝和大人的交流意识。

婴儿会在这样积极的互动回应中和妈妈建立非常好的安全感。

一个有安全感的婴儿,

就能信任自己的抚养者,

能更舒畅地发展自己的天性和能力,

生活也更有规律,情绪也更积极快乐。

关于新生儿的基本反射,也就是觅食反射、吮吸反射、拥抱反射、击剑反射、抓握反射和走路反射,儿子也一样不落的都展现了,而且反射行为很明显,在试探他的各种反射行为时,好有趣啊!

看着儿子健康地走过新生活的第一个月,还这么活泼可爱,我们觉得特别幸福!

像只小青蛙似的趴在妈妈怀里睡得最安心

小贴士:关于新生儿的基本反射小知识

1.觅食反射

宝宝天生具有“觅食反射”,当我们用手指触碰他的面颊或嘴唇时,他会将头转向手的方向。这种反射能够帮助宝宝在吃奶时找到RU头。随着时间增加,“觅食反射”会逐渐增强,由刚开始的左右摇头、在两侧寻找RU头,将头扭向RU头然后稍微转开;到后来的直接扭过头,将嘴巴很快凑到合适位置吸吮(这个时间一般是出生后3周左右)。

2.吸吮反射

吸吮也属于一种反射,早在胎儿时期,宝宝就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常常在宫内津津有味的吸吮手指。

宝宝出生后,将RU头或奶嘴放进嘴巴里,接触口腔的上颚部,他就会自动吸吮并吞咽。

不过,吃奶需要有节奏的吸吮、呼吸和吞咽,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因此很多宝宝刚出生时还不能很好地吃奶,需要一段时间的练习才行。

随着月龄增加,觅食和吸吮的反射行为逐渐减弱,自主行为逐渐加强,宝宝将会开始用吸吮来安抚自己,给自己安全感。

3.拥抱反射

新生儿出生的前几个周,有一种非常特别的反射——“拥抱反射”。

如果宝宝头部突然变换姿势或后仰,或者受到巨大或突然的声音惊吓,他会把手臂向两侧伸展,张开手指,然后迅速收回手臂抱在胸前,接着可能开始大哭。

这种反射其实是婴儿特有的一种防御性反射,多见于3-4个月内宝宝,6个月左右就会完全消失。这种反射还会让宝宝睡眠时“一惊一乍”,影响睡眠,父母可以用包被把宝宝包裹起来,或给给宝宝温柔抚触,给他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4.击剑反射

很多妈妈发现,当宝宝的头转向某一侧时,同侧的手臂往往会伸直,另一侧的手臂则是弯曲的,看起来就像在“击剑”一样。这种反射就是击剑反射,又名强直性颈部反射。

这种反射能够阻止新生儿由仰卧滚向俯卧,或者由俯卧滚向仰卧。一般来说,这种反射最早出现在孕28周,然后在出生后的3个月左右消失。

5.握持反射

握持反射时你可能会看到一个“力大无穷”的宝宝,将手指触摸宝宝手心,宝宝会立即紧握不放,抓握的力量非常大,几乎可以把自己吊起来。当然,让宝宝抓着自己手指吊起来的行为是不建议尝试的,以免拉伤宝宝胳膊,或者把宝宝掉到地上受伤。

这种反射一般会在宝宝出生后3个月消失,由自主抓握代替。

6.踏步反射

当宝宝被竖抱起来,把他的脚放在平面上,他会做出迈步的动作。

这种反射一般在宝宝出生后6-8周消失,然后在将近1岁左右再出现,不过再出现就不是反射了,而是宝宝的自主走路行为。

除了这些反射,新生儿还有呼吸反射、交叉伸腿反射、游泳反射、躯干弯曲反射、旋转反射、倦缩反射、眨眼反射、追踪反射、视觉颈部反射、瞳孔反射、呕吐反射、避缩反射……只是不是特别明显,常常被父母给忽略掉了而已。

连载阅读:1、怀孕了,新手父母有点懵...2、孕初期,反应强烈的我需要努力地吃…3、我27岁,就有高龄产妇的困难了?4、情绪就像过山车,每天自己翻滚,我该怎么办?5、家人的爱,让我迅速补起来!6、爱你的家人,就要看到他们!(外婆篇)7、看到家人——妈妈和哥嫂篇8、想独占姑姑的爱,侄儿怎么能接受我肚子里的小宝宝呢?9、回娘家安胎一个月长了20斤,再返日本后知道了宝宝性别10、四月,出现胎位不正的情况...11、宝宝叫个什么名字好呢?12、五月,脚肿成了大萝卜,孕后期的感想…13、公公婆婆来陪产,他们把南京味道全部背过来了...14、成为妈妈前的最后一个生日,想通了一些事…15、等分娩等得花儿也谢了的日子里,公公遇到了一些趣事...16、小猪悠然出生日记,十级疼痛涅槃升级当妈妈17、产后初步修复——昏睡6小时,再次抱宝宝时生怕抱错了!18、疏通乳腺又是新妈妈的一道劫!

19、产后第一次洗澡,月子里到底能不能洗澡呢?

20、坐月子的那些事...

21、怀念年的夏天

丘园宋宋

谢谢您的打赏鼓励!




转载请注明:http://www.npwhh.com/byzx/751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