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简介:廖妙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学硕士。眼科、近视眼激光治疗专科医师,从事眼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10余年,对眼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丰富的经验,特别对于眼科斜视、弱视的诊疗及屈光不正的矫治有独到见解。
出诊时间:周二、周四下午
解读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近视眼是眼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由于病因复杂,目前尚无法从病因上遏制其发生。矫正视力的方法有多种,有大家熟知的佩戴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隐形眼镜)、由于以上方式在生活中仍有诸多不便,人们渴望摘掉眼镜也能看到清晰的世界,屈光手术也就应运而生。随着科技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因为准分子激光技术的应用使得屈光手术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准分子激光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紫外光,波长为nm,穿透力极弱,不会穿入眼内,无热效应,属冷激光,能通过光化学反应对人眼角膜组织进行精确“切削”而不损伤周围组织。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就是通过准分子激光对角膜组织进行屈光性切削,从而降低瞳孔区角膜的曲率,达到矫正屈光不正的目的,通俗地说就是把“镜片”做在角膜上。根据激光作用于角膜部位的不同,手术方式分为板层及表层两类。
板层手术是指先做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带蒂角膜瓣,然后将瓣掀起暴露角膜基质,再通过计算机控制的准分子激光进行精确切削,将部分角膜基质磨削,最后再复位角膜瓣。该类手术的代表是LASIK及角膜地形图或波前相差引导的ORK、飞秒辅助制瓣LASIK。具备术后仅有轻微不适感、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的特点。一般只需1天左右即可恢复正常工作学习。主要手术并发症是角膜瓣并发症(如DLK、上皮植入,如发生眼部外伤则可能导致瓣皱褶、移位、上皮植入等)。随着人们对这些并发症的认识及科技进步,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越来越小,而且有了完善的应对及治疗措施。
表层手术从最初的PRK发展到LASEK、Trans-PRK,均是在去除角膜上皮后在角膜表面进行激光切削。PRK是通过机械方式去除角膜上皮,然后进行准分子激光切削,由于并发症较多现基本淘汰此类术式;LASEK是应用适当浓度的乙醇浸润角膜上皮后制作并保留完整、有活性的角膜上皮瓣,将上皮瓣掀起后在下面的角膜前弹力层上按照设计的近视度数进行准分子激光切削,切削后将角膜上皮瓣复位;Trans-PRK是用准分子激光按照人眼角膜自然厚度模式去除角膜上皮,这项新技术在去上皮的同时避免了远视漂移,克服了过去使用的激光模式(PTK)去上皮的缺陷。Trans-PRK开启了全激光手术时代,真正达到无刀、无瓣、安全、精准、有效的目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表层手术的并发症。表层手术相对于板层手术其优点是无瓣的并发症,术后要从事冲撞、对抗性强的职业此术式是最佳选择。然而需要提醒的是,该类手术后1~2天内有异物感、流泪、轻度疼痛等现象,需戴保护性隐形眼镜,而且视力恢复相对板层术式慢。主要并发症有角膜上皮延迟愈合,角膜上皮下基质混浊及药物使用周期相对较长。
虽然准分子激光手术有一些并发症如:早期手术所出现的术后视觉质量下降、眩光、视近物易疲劳、角膜扩张、角膜混浊(haze)、干眼等,但均已得到明显控制,发生率大大降低,而且针对相应并发症均有可预防及治疗措施。由于准分子激光的特点,使得手术具有高度精确且不损害其他眼部结构的特性,不会造成各种难以治疗的眼部并发症或者因准分子激光手术导致的其他眼部疾病发生、或不可治疗。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经过30年发展已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安全成熟的手术方法,也得到全世界屈光学专家、相关管理部门及广大近视患者的认可。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为近视患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矫治途径,可去除近视患者对眼镜的依赖。选择有资质、设备好、医医院,严格的术前检查与评估、合理的手术设计、规范的操作流程以及术后完善的随访体系是取得高质量手术疗效的重要保证。
医院准分子激光治疗专科开展LASIK、LASEK、ORK、Trans-PRK等术式。拥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德国阿玛仕准分子治疗系统,为每一位患者带来安全、高效、准确、舒适的屈光手术体验。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