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生存率高”其实是一个不太准确的表达,确切一点,应该是“乳腺癌治疗后生存率高”
最近,日本著名漫画家、《樱桃小丸子》的作者樱桃子因乳腺癌去世,享年53岁。
60后的樱桃子,以70后的生活为蓝本,创作出《樱桃小丸子》这个大IP,从漫画,到动画片、电视连续剧,先后陪伴80、90、甚至00后们成长,这是一个奇迹。但是面对一个生存率很高的乳腺癌,樱桃子老师却没有再现奇迹,早早就去世了。
回想一下,因乳腺癌去世的名人并不少,有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黛玉”扮演者陈晓旭(终年41岁),有歌手姚贝娜(33岁)、阿桑(34岁),歌唱演员叶凡(37岁),日本艺人小林麻央(34岁)。这些人除了都是演艺界的名人,还有一个特点:去世的时候都很年轻。
不是说乳腺癌的生存率很高吗,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名人年纪轻轻就得乳腺癌去世了呢?
一、乳腺癌的生存率真的很高吗?
年1月,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年全球癌症生存状况的监测数据。我们可以直观比较一下不同的癌症的生存率。
从数据可以看出,在美国,90.2%的乳腺癌患者在诊断出疾病之后,能生存5年以上;在中国,这个比例要稍微低一点,是83.2%,但也不算是太差。总体说来,在这些调查的癌症中,乳腺癌是中国生存率最高的癌症。
不同乳腺癌亚型的生存率也不同
即便接受了治疗,不同乳腺癌亚型的患者,因为可用的治疗手段不一样,生存率也不相同。
根据癌细胞表面表达的蛋白分子,乳腺癌可以简单分为雌激素受体(ER)阳性、HER2阳性、以及三阴性这样几种,当然也有ER和HER2同时都阳性的情况。
如果是ER阳性,患者在手术后就可以接受内分泌治疗,大大减少癌症的复发。
如果是HER2阳性,患者在术后可以接受化疗和HER2靶向治疗,即便是晚期的患者也可以进行HER2靶向治疗。
但是,如果癌细胞不表达ER和HER2,也不表达PR,那患者就属于三阴性,内分泌治疗和HER2靶向治疗都不能用,最新的CDK4/6抑制剂药物也不能用,除了手术,患者只有常规的化疗,效果就比较有限,生存率也就不容乐观。根据媒体的报道,姚贝娜、小林麻央都是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效果确实不好。
晚期乳腺癌生存率并不高
乳腺癌总体生存率很高,如果细分一下,早期癌症的生存率高,发现癌症后尽早手术根治,很多患者都有治愈的机会,而晚期乳腺癌的生存率就相对要低很多,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数据,最晚期的癌症5年生存率只有22%。
总之,想要获得很好的生存率,必须要做的是接受正规的治疗。在尽早发现癌症之后,该手术就手术,该打针吃药就打针吃药。
对于樱桃子的病情和治疗情况,媒体上几乎没有报道,不知道她已经和癌症悄悄抗争了很多年。但是对于“黛玉”,报道很清楚:在发现乳腺癌后,因为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她采取了佛系态度,直接遁入空门,结果一年左右就去世了。
如果不治疗,生存率跟上面的统计数字就没有关系了,只能参考年前的数据,5年生存率最多就是20%左右。
“黛玉”那么年轻就去世,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但是从另一方面,她用生命演了一场经典的戏,从反面告诉大家不积极治疗的后果。所有的花都会谢,区别只是有无葬花人,所有的患者,都应该看懂“黛玉”的戏,这才是对她最好的致敬。
所以,“乳腺癌生存率高”其实是一个不太准确的表达,确切一点,应该是“乳腺癌治疗后生存率高”!不过治疗,需要勇气。
二、“名人都治不好乳腺癌”的错觉
也许是一种悲剧效应
如果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好,为什么这么多名人都无法战胜病魔?
这就不得不说一下“悲剧效应”。大家应该体会到,比较悲惨的事情更能激发人的共鸣,也更容易传播。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之所以能千古传唱,悲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悲剧效应”,媒体对于薄命的红颜会报道更多。
其实也有很多得了乳腺癌的名人,治疗后获得很不错的效果。
比如宋美龄,77岁时查出乳腺癌,做了手术,几年后复发,再次手术,然后一直活到了岁。
又比如说秀兰?邓波儿,42岁时查出乳腺癌,做了手术切除,然后一直活到了85岁。
再比如香港艺人汪明荃,年发现乳房有肿瘤,及时做了手术切除,如今过着后中年少女的生活,年6月开了“汪明荃50周年演唱會”,7月与罗家英到俄罗斯看世界杯,8月28日在微博上庆祝自己的生日!
名人也是人,疾病面前,人人平等,名人不会被豁免,也不会更倒霉。不过对于她们来说,治疗费用一般不是问题,只要愿意治疗,名人的生存期相对会更长。
三、乳腺癌的年轻化趋势是事实
但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然后我们再来谈谈乳腺癌年轻化的趋势。
首先,中美之间乳腺癌的发病率是有区别的。
有研究比较发现,中国乳腺癌发病年龄的中位数是50~54岁,比美国和欧盟要年轻5岁[2]。这意味着什么呢?中国有一半的患者,都是在50岁之前就查出乳腺癌!有了这个真相垫底,我们就不会太诧异为什么那些东亚名人年纪轻轻就得了乳腺癌。不过,为什么中国的乳腺癌会早发一些?这还是一个未解的科学问题。
除了发病年龄有差别,东西方女性的乳房结构也有差别。这里说的这个差别,不是罩杯的大小,而是乳腺的密度。如果乳腺的密度太高,在X线钼靶检查的时候,一些病灶就变得很不明显。不幸的是,东亚女性中高密度乳腺比较常见,导致一些患者未能在早期筛查出乳腺癌,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也会减少这部分患者的生存期。
除了东方女性发病比较早,全世界乳腺癌都有年轻化趋势。
从表面上看,这个现象是有的,因为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发现患有乳腺癌。但是,导致这个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其实是乳腺癌筛查的普及。因为筛查,越来越多的乳腺癌在还没有出现症状的时候就查出来了。试想,如果没有筛查,这些乳腺癌会潜伏几年才会被发现,当然,那时一但发现,就会是比较难治的晚期癌症了。
美国的乳腺癌筛查从上世纪80年代中开始普及,乳腺癌检出率随即增加,而且增加的主要是早期乳腺癌,病例比没有筛查前要多一倍,而晚期乳腺癌的发现病例则下降了8%[3]。很显然,筛查确实提前曝光了一些乳腺癌,虽然不见得所有早期乳腺癌都会迅速发展到晚期,但是因为把癌情提早发现在摇篮里,给一部分患者带来了治愈的机会。
四、如何预防或尽早发现乳腺癌?
1、让身体动起来
运动可以使更年期前后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减少60%。研究表明,那些每周至少运动4小时的妇女其患乳腺癌的几率降低了37%。
2、了解家族病史
在所有的乳腺癌病例中,15%的患者有家族病史。如果你的直系亲属中有一位曾患过乳腺癌,那么你患病的几率会是一般人的两倍,而如果你的直系亲属中有两位曾经患病,那么你得乳腺癌的几率是别人的5倍。
3、戒烟戒酒
人体内有一种可以减少烟草中致癌毒物作用的酶,有些女性体内的这种酶活力很低,所以她们一旦吸烟,就比其他人更容易罹患乳腺癌。饮酒对于女性来说,其危害要比男性大得多,饮酒者乳癌危险性比不饮酒者增高45%以上。因此,戒烟戒酒是很重要的。
4、每晚睡眠时间至少保证6小时以上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绝经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是睡眠时间充足妇女的两倍。新研究负责人切瑞尔博士表示,每晚7~8小时的睡眠可保持正常身体节律,有利于降低癌症危险。
5、不乱吃减肥药
大多数的减肥药减肥原理都是让人体脱水,长期服用不仅不会减肥还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医学上通常认为黄体素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催乳素升高会导致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增加癌变的风险。
6、每天步行1小时
养生学上讲,每天运动一小时,健康长寿一辈子。这样讲是有道理的,就拿乳腺癌来说的,养生专家建议大家,不妨每天到户外步行1小时。体育运动是帮女人呵护乳腺健康,预防乳腺癌的最佳方式之一。而在所有的运动项目里,性价比超高又让你练习起来毫无压力的运动无疑就是——到户外步行!
7、吃菜花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研究发现,吃菜花、卷心菜、西兰花等蔬菜较多的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及复发率可分别降低62%和35%。这类蔬菜中的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及多酚能起到关键的抗癌作用。
8、生育别太晚
很多都市女性因为工作节奏紧张、保持身材等原因,不愿意生育或推迟到30岁以后生育,这很要不得。因为这很有可能使她们失去一次增强抵御乳腺癌能力的机会。为什么这样说?女性第一次足月的妊娠可以导致乳腺上皮发生一系列变化而趋成熟,使得上皮细胞具有更强的抗基因突变能力,同时产生大量的孕激素,孕激素对于保护乳房健康很有用,是雌激素的“对头”,雌激素使乳腺组织增生,孕激素出来“消肿”。
9、控脂体重
肥胖女性是乳腺癌高发人群之一,这是因为长期大量摄取脂肪,可使机体产生大量类雌激素及前列腺素样物质,这类物质过量可刺激癌肿的增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