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如果说吸食“丧尸药”(甲卡西酮)后
会出现如同丧尸般的肢体抽搐扭曲行为
让人变成“失智”、恐怖的“丧尸”
图源网络
一男子吸毒后
竟然产生了
想要杀人的想法
……
海南澄迈男子陈某畅因吸食毒品致幻杀死外甥
年12月2日9时许,陈某畅看见一岁的外甥在自家后门外的水泥路上与其母亲玩耍时,突然产生杀人念头。
捂口鼻的方法将孩子杀死
陈某畅谎称帮外甥换尿布,将孩子抱上自家三楼房间放在地毯上,将房门反锁后,采取用手勒脖子、捂口鼻的方法将孩子杀死。
其间,有亲属想上去抱孩子下来,但敲门要求陈某畅开门未果。随后,陈某畅打开房门跑下楼,直接到澄迈县公安局加乐派出所投案。
一审法院认为:
陈某畅因吸毒致幻后,采用勒脖子、捂口鼻造成被害人窒息死亡的方法,将其年幼外甥杀死,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陈某畅因自愿吸毒导致精神障碍,亦不属于刑法意义上的精神病范畴。鉴于本案系发生在亲属间的杀人案件,陈某畅有自首情节,且取得被害人亲属谅解,依法可以从轻处罚。据此,一审法院依法判决如下:陈某畅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五年。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宣判后,陈某畅不服提出上诉。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依法组成合议庭,经过阅卷、讯问被告人后,认为案件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并作出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浴盐、丧尸药、喵喵、象牙、光环、香草的天空、筋、土冰、Cat、Gram……这一系列或直白、或恐怖、或文艺甚至有些“萌”的名字,都是毒品甲卡西酮的代称,别以为换个马甲就不认识你!
毒品竟然恶意卖萌
别小看这些名字,它们带来的伪装性很强,尤其是喵喵、喵喵药之类的名字,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就是网上最受欢迎的萌物——猫猫,让人丧失警惕性。而毒贩们在推销时采取的也正是这样的策略。
可以说,毒贩们真是会玩营销,竟然懂得品牌策略,知道一个听起来友善的名称会更容易让人接受。如果直接告诉对方,“我卖的是‘丧尸药’、‘啃脸药’”,估计正常人马上就会有多远躲多远了。
“丧尸药”一战成名
要知道,甲卡西酮进入公众视野就是因为美国“啃脸”事件。当时警方击毙了迈阿密一名男子,原因是该男子在高速公路上攻击一名流浪汉,啃掉其近80%的脸部皮肉,调查发现该疯狂男子事发前就曾吸食“浴盐”——甲卡西酮。
揭底“丧尸药”
甲卡西酮是“策划药”的一种,我们一般用它来代指整个甲卡西酮类策划药。在民间,它最知名的称呼是“浴盐”。
甲卡西酮类策划药的主要成员
年8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部联合发布公告,自年9月1日起,4-甲基甲卡西酮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4-甲基甲卡西酮的实验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存储、运输和进出口等活动。甲卡西酮在我国未作为药品批准上市。
“丧尸药”之祸,堪称小冰毒
甲卡西酮与甲基苯丙胺(冰毒)使用后所产生的症状、危害、成瘾性类似,只是强度弱于冰毒。
甲卡西酮(图左)与甲基苯丙胺(图右)的分子式
初次吸食毒品甲卡西酮0.5克后,可能两天两夜不睡觉,并伴有有恶心、呕吐等反应,且一直处于精神兴奋状态。吸食后有强烈的兴奋感,性欲增强,饥饿感减弱,且睡眠减少,只摄入少量液体。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使用者中51%自述头疼,43%出现心悸,27%出现恶心,15%有寒冷或手指发绀症状。
甲卡西酮的另一大祸害在于,即便隔了几天,服用者仍会受到上述症状的困扰。吸毒者的胸口痛得要命,他们认为他们即将心脏病发作,可能就要死了。他们极端偏执,常产生幻觉,竟然看到妖魔鬼怪、外星人,会听到可怕的声音。
医学机构已经证实,甲卡西酮的滥用会导致许多不良后果,可引起失眠、幻觉、鼻出血、鼻灼伤、恶心、呕吐、血液循环、发汗、腹痛、流鼻血和周身疼痛等问题,出现皮疹、焦虑、抑郁、偏执狂、痉挛和妄想。其他副作用还包括注意力差,短期记忆不足、心率增加、心跳异常、瞳孔散大、无法正常张嘴、磨牙、营养不良、脱水等。
吸食者说
某位曾吸食甲卡西酮的网友曾经现身说法,“对精神伤害尤其严重,导致神经受损,慢慢人变得脾气暴躁无法与人相处,懒惰不工作,不再跟除了毒友的朋友联络,六亲不认被害妄想,妄想幻想幻听幻觉,谎言张口就来,说话不利索语言能力下降,性无能等,如果每天都抽连续半个月就能明显看出对人神经的伤害了。”
“吸毒很花钱是众所周知的,纵有万贯家财也挡不住吸毒来败,严重上瘾后一天买毒品得花个一百到一千不等,吸毒后的娱乐也比吸毒本身还要花钱,有人吸了毒到KTV找小姐唱歌,有人找包毒妹陪,有人喜欢赌博,或者吸坏身体看病的花的钱,总之吸毒后各式各样的花钱。照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最后去借去偷去抢去骗钱是以注定的结局了吧。”
吸毒后杀人法律如何惩戒?
吸毒后出现短暂神志异常而犯罪的刑事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精神障碍者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指南》()
4.1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
4.1.1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a)被鉴定人实施某种危害行为时,精神状态正常;或虽然能建立明确的精神障碍诊断,但其对危害行为的辨认和控制能力完整;
b)参考标准:标准化评定工具检验在完全刑事责任能力范围内。
4.1.2限定刑事责任能力
a)在发生危害行为时,能建立明确的精神障碍诊断;
b)被鉴定人对危害行为的辨认或控制能力削弱,但尚未到达丧失或不能的程度;
c)辨认或控制能力削弱由精神障碍所致;
d)参考标准:标准化评定工具检验在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范围内。
4.1.3无刑事责任能力
a)在发生危害行为时,能建立明确的精神障碍诊断;
b)被鉴定人对危害行为的辨认或控制能力丧失;
c)辨认或控制能力的丧失由精神障碍所致;
d)参考标准:标准化评定工具检验在无刑事责任能力范围内。
4.2特殊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
4.2.1反社会人格障碍者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4.2.2普通(急性)醉酒者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4.2.3复杂性醉酒者,实施危害行为时处于辨认或控制能力丧失或明显削弱状态的,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再次发生复杂性醉酒者,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4.2.4病理性醉酒者,实施危害行为时处于辨认或控制能力丧失的,评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再次发生病理性醉酒时,对自愿者评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4.2.5对毒品所致精神障碍者,如为非自愿摄入者按4.1条款评定其刑事责任能力;对自愿摄入者,暂不宜评定其刑事责任能力,可进行医学诊断并说明其案发时精神状态。
来源:澎湃新闻、中国禁毒
●往期精选●
-THEEND-
投稿邮箱:sxjd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