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瞳孔散大 > 病因咨询 > 眼球 >
眼球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213625.html

视器visualorgan由眼球和眼副器共同构成。眼球的功能是接受光波刺激,将光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经视觉传导通路传至大脑视觉中枢,产生视觉。眼副器位于眼球周围或附近,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眶脂体和眶筋膜等,对眼球起支持、保护和运动作用。

眼球

眼球eyeball是视器的主要部分,近似球形,位于眶内。两眼眶各呈四棱锥形,内侧壁几乎平行,外侧壁向后相交成90°角。同侧眼眶内侧壁与外侧壁的夹角为45°(图14-1、图14-)。眼球借筋膜与眶壁相连,后部借视神经连于间脑的视交叉。

当眼平视前方时,眼球前面正中点称前极,后面正中点称后极,前、后极的连线称眼轴。在眼球的表面,距前、后极等距离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环形连线称为赤道(中纬线)。经瞳孔的中央至视网膜黄斑中央凹的连线称视轴,眼轴与视轴呈锐角交叉。眼球由眼球壁和眼球的内容物构成(图14-3表14-1)。

眼球璧

从外向内依次分为眼球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3层。

(一)眼球纤维膜

由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由前向后可分为角膜和巩膜两部分。

1.角膜cormea占眼球纤维膜的前1/6,无色透明,富有弹性,无血管但富有感觉神经末梢。角膜的曲度较大,外凸内凹,具有屈光作用,其营养来自周围的毛细血管泪液和房水。角膜炎或溃疡可致角膜浑浊,失去透明性,影响视觉。

.巩膜sclera占眼球纤维膜的后5/6,乳白色不透明,厚而坚韧,有保护眼球内容物和维持眼球形态的作用。巩膜前緣接角膜缘,后方与视神经的硬膜鞘相延续。在巩膜与角膜交界处的外面稍内陷,称巩膜沟。在靠近角膜缘处的巩膜实质内,有环形的巩膜静脉窦sinusvenosussclerae,为房水流出的通道。巩膜在视神经穿出的附近最厚,向前逐渐变薄,在眼球的赤道附近最薄;在眼外肌附着处再度增厚。巩膜前部露于眼裂的部分,正常呈乳白色,黄色常是黄疸的重要体征;老年人的巩膜因脂肪沉积略呈黄色;先天性薄巩膜呈蔚蓝色。

(二)眼球血管膜

富含血管和色素细胞,呈棕黑色,具有营养眼球内组织及遮光的作用。由前至后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3部分。

1.虹膜iris呈冠状位,位于血管膜最前部,呈圆盘形(图14-3、图14-4).中央有圆形的瞳孔pupil。角膜与晶状体之间的间隙称眼房chambersofeyeball。虹膜将眼房分为较大的前房和较小的后房,二者借瞳孔相交通。在前房的周边,虹膜与角膜交界处的环形区域,称虹膜角膜角,又称前房角。

虹膜内有环绕瞳孔周缘排列的瞳孔括约肌sphincterpupillae和呈放射状排列的瞳孔开大肌dilatorpurpllae(表14-)。在弱光下或视远物时,瞳孔开大;在强光下或看近物时,瞳孔缩小以调节光的进入量。在活体上,透过角膜可见虹膜及瞳孔。

虹膜的颜色取决于色素的多少,有种族差异,可有黑、棕、蓝和灰色等。白色人种,因缺乏色素,呈浅黄色或浅蓝色;黄种人的虹膜多呈棕色。

.睫状体ciliarybody(图14-3.图14-4)是i血管膜中部最肥厚的部分,位于巩膜与角膜移行部的内面。其后部较为平坦,为睫状环,前部有向内突出呈放射状排列的皱襞.称睫状突ciliaryprocesses,后者发出睫状小带与晶状体相连。在眼球水平切面上,睫状体呈三角形。睫状体内含睫状肌eiliarymuscle,由副交感神经支配。睫状体有调节晶状体曲度和产生房水的作用。

3.脉络膜choroid占血管膜的后/3.富含血管及色素。外面与巩膜疏松相连,内面紧贴视网膜的色素层,后方有视神经穿过。脉络膜可营养眼球内组织并吸收分散光线。

(三)视网膜

视网膜retina位于眼球血管膜的内面,自前向后分为3部分,即视网膜虹膜部.睫状体部和脉络膜部(图14-3)。虹膜部和睫状体部分别贴附于虹膜和睫状体的内面,薄而无感光作用,故称为视网膜盲部。脉络膜部附于脉络膜内面,范围最大,有感光作用.又称为视网膜视部。视部的后部最厚,愈向前愈薄,在视神经的起始处有一境界清楚略呈椭圆形的盘状结构,称视神经盘opticdisce,又称枧神经乳头papillaopticnervee视神经盘中央凹陷,称视盘陷凹,有视网膜中央动、静脉穿过,无感光细胞,称生理性盲点。在视神经盘的颞侧稍偏下方约3.Smm处,有一黄色小区,由密集的视锥细胞构成,称黄斑maculalutea.直径约1.8-rmm。黄斑中央凹陷称中央凹foveacentali(图14-5),此区无血管,为感光最敏锐处。

视网膜视部分两层。外层为色素上皮层,由单层色素上皮细胞构成(图14-6);内层为神经层,是视网膜的固有结构。兩层之间有一潜在性的间隙,是造成视网膜脱离的解剖学基础。

视网膜视部的神经层主要由3层神经细胞组成(图14-6)。外层为视锥和视杆细胞,它们是感光细胞,紧邻色素上皮层。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央部,感受强光和颜色的刺激,在白天或明亮处视物时起主要作用;视杆细胞主要分布于视网膜的周边部,感受弱光刺激,在夜间或暗处视物时起主要作用。中层为双极细胞,将来自感光细胞的神经冲动传导至内层的节细胞,节细胞的轴突向视神经盘处汇集,穿脉络膜和巩膜后构成视神经。

眼球的内容物

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图14-3.图14-4)。这些结构透明而无血管,具有屈光作用。它们与角膜合称为眼的屈光装置,使所视物体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

(一)房水

房水aqueoushurmor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填于眼房内。房水由睫状体产生,进人眼后房,经瞳孔至眼前房,又经虹膜角膜角进人巩膜静脉窦,借睫前静脉汇入眼上、下静脉。房水的生理功能是为角膜和晶状体提供营养并维持正常的眼内压。病理情况下房水代谢紊乱或循环不畅可造成眼内压增高,临床上称为继发性青光眼。

(二)晶状体

晶状体lens位于虹膜和玻璃体之间,借睫状小带与睫状体相连;呈双凸透镜状,前面曲度较小,后面曲度较大,无色透明、富有弹性、不含血管和神经。晶状体的外面包有高度弹性的薄膜,称为晶状体囊。晶状体本身由平行排列的晶状体纤维组成,周围部较软称晶状体皮质;中央部较硬称晶状体核。晶状体若因疾病或创伤而变混浊.称为白内障。临床上,糖尿病病人常并发白内障及视网膜病变。

晶状体是眼屈光系统的主要装置,其曲度随所视物体的远近不同而改变。视近物时.睫状肌收缩,使睫状突内伸,睫状小带变松弛,晶状体借助于晶状体囊及其本身的弹性而变凸,特别是其前部的凸度增大,屈光度加强,使进入眼球的光线恰能聚焦于视网膜上。反之,视远物时,睫状肌舒张,睫状突外伸,睫状小带加强了对晶状体的牵拉,晶状体曲度变小,使远处物体清晰成像。

若眼轴较长或屈光装置的屈光率过强,则物像落在视网膜前,称之为近视。反之,若眼轴较短或.屈光装置的屈光率过弱,物像则落在视网膜后,称之为远视。随年龄增长,晶状体核逐渐增大变硬、弹性减退,睫状肌逐渐萎缩,晶状体的调节能力逐渐减弱,近距离视物困难,出现老视,即“老花眼”。

(三)玻璃体

玻璃体vitreousbody是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表面被覆玻璃体膜。它填充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约占眼球内腔的后4/5。玻璃体的前面以晶状体及其悬切带(睫状小带)为界,呈凹面状,称玻璃体凹;玻璃体的其他部分与睫状体和视网膜相邻.对视网膜起支撑作用,使视网膜与色素上皮紧贴。

若支撑作用减弱,可导致视网膜剥离。玻璃体混浊时,可影响视力。

内科学症状体征儿科学实践技能外科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学诊断学急症处理老年护理实践指南养老护理员基础护理技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pwhh.com/byzx/72748.html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123号 联系电话:15897845612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