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救治一名重症创伤性脑疝患者
11月23日,医院外科ICU门口。一对老年夫妇和一个年轻小伙,医院外科ICU胡稻主任医师的手,激动地说:“救命大恩,没齿难忘。衷心谢谢你们!”
该夫妇是一个21岁年轻小伙的父母。风华正茂的小伙子,既往身体强壮,但一个意外,导致头部受伤。伤后数分钟陷入昏迷,亲朋好友迅医院,但病情进展迅速,半小时内出现双侧瞳孔散大。
一般情况下,医疗机构在处置急危重症患者时,需要完善相关检查,后通知相关科室会诊,收入院患者,完善相关术前准备并向家属告知病情后手术治疗。医院近年来,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倡导下,提出“更有质量、更有温度、更加安全”的医疗理念。打造并强化急诊重症患者即大急诊抢救平台。依托“三线班”制度,利用神经外科,创伤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的优势资源,成立外科ICU,在急危重症外伤患者入院后,立即启动二线班。多学科联合会诊组建MDT团队进行抢救,为抢救急危重症的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他们先后收治各种急重症外伤患者并成功救治大批颅脑外伤、多发伤等患者。该年轻患者经过积极救治,术后历经肺部感染、苏醒、肢体功能障碍等多重治疗难关,目前言语流利,能正常活动,无明显神经功能缺失。在这个优秀平台下,再次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医疗奇迹”。
科普知识: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血肿位于硬膜下,受伤后3天内出现症状,是创伤性颅脑损伤中最常见的颅内血肿,发生率最高达70%。多在脑挫伤基础上发生,好发于额颞顶区,可在外力作用点的相应部位或对冲部位。急性硬膜下血肿,尤其是特急性病例,发展快,伤情重。双侧瞳孔散大的患者,死亡率甚至高达90%以上。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受伤机制一般都为加速性暴力使脑组织与固定的硬膜形成移位,将皮质与静脉窦之间的桥静脉撕断,引起出血。也可由于脑组织挫伤后的皮质血管出血流入硬膜下腔所致。神经外科专家表示,大部分创伤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通过观察瞳孔、意识变化,完善头颅CT或头颅MRI检测,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及早抢救、治疗,在出血量较大的情况下积极手术干预,能极大降低死亡率。文案编辑:叶世阳刘佳星
文案指导:胡稻韩容芬张灿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