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是指产后产妇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婴儿的时期,就是开始哺乳到停止哺乳的这段时间,一般长约10个月至1年左右。这段时间的母乳喂养对宝宝一生都很重要。如果妈妈在这段时间生病了,以下药物要慎用。
1、抗生素
青霉素,会引起婴儿过敏;
四环素,会影响婴儿的骨骼与牙齿生长;
红霉素,易造成肝损害;
氯霉素,可损伤骨髓的造血机能。
2、磺胺类
多数磺胺类药物,会导致婴儿发生溶血性贫血及黄疸,特别是对6个月以内的小儿影响明显。
3、解痉药
如阿托品,会减少乳汁的分泌,并可引起婴儿发热、烦躁、瞳孔散大等。
4、咖啡类
这类药对婴儿,特别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产生明显的呼吸中枢抑制作用。
5、抗精神病药及抗癫痫药
如苯巴比妥、苯妥黄钠灯,会引起婴儿出现嗜睡、皮肤“出血点”等症状。
6、镇静及催眠药
这些药的直接作用与蓄积性,会使婴儿,尤其是新生儿产生昏睡现象甚至患上黄疸等,氯丙嗪也具有使婴儿昏睡的不良作用。
7、激素类
口服避孕药会减少乳汁分泌,并可引起男婴乳房增大,女婴阴道上皮增生,哺乳期妈妈应采用其他方法避孕。强的松、地塞米松、去炎松等也易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8、某些中药
有些妈妈觉得中药可以在产后滋补,增强体质,但是中药也会进入乳汁中,使乳汁变黄,或有回奶作用,如大黄、炒麦芽、逍遥散、薄荷等。
9、其他
碘化物及溴化物可抑制婴儿的甲状腺发育,氨茶碱可增加婴儿呼吸道的分泌功能,雷公藤制剂可引起婴儿呕吐、腹泻等,应尽量避免使用。
哺乳期用药原则
1、哺乳的妈妈在就诊时一定要告诉医生你正处于哺乳期,要和医生充分交流。
2、要尽可能选择局部用药而非口服用药,如如乳膏、软膏、洗剂、阴道或直肠用栓剂。局部用药进入乳汁的剂量较少,可以有效减少对宝宝的影响。
3、对哺乳期宝宝没有害处的药,妈妈们可以直接服用,但要注意的是,孕期对宝宝没有伤害的药,可能会对哺乳期的宝宝造成影响。
4、哺乳期服药,要在哺乳前3小时或哺乳后服用,这样通过乳汁传给宝宝的药量可以减少。
5、在紧急情况下,妈妈必须要用药且这个药会影响到宝宝的,应该暂停哺乳。
辣妈教室ID:hotmom中国母婴第一微刊,最专业的育儿百科。?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