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岁月痕nbsp人间爱
医院订阅哦!母亲打“闺女,忙着不?不忙抽空回家给妈染一染头发。”“妈,我还在补课,补课结束了帮您染。”母亲只好怏怏地挂了电话。我似乎听到母亲叹息的声音……一瞬间,我明白了,母亲也许是想念我了,我有多久没有看望她老人家了……母亲今年七十有二了,这个年龄若放在过去,那是“古来稀”,但是母亲在我印象中不知道为何依旧停留在四十岁时的模样,这么多年,总感觉她一直没发生多大的变化,并未随时光沧桑而老去。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朝夕相处的缘故。所以母亲即使在外人看来有明显的容颜变化,但因这变化是在每日每时的相处中慢慢发生的,也就很容易被我忽略。在眼中,在心里,母亲还是以前的样子,没变,未曾老。母亲告诉我,她在四十岁那年,头发就已是满头银丝了,因为她嫌白发太多太苍老于是就染了发,后来她就养成了染发的习惯。每每头发长长或泛白了,她就去修剪,所以十几年来我一直觉得她没怎么变,可能是认为发犹黑人就不老吧!我竟是这样粗心,忽略了几十年中母亲对岁月的掩盖……放下手中的工作,我急忙赶回家,母亲的形象让我大吃一惊,满头的银丝,在阳光下那么耀眼、那么刺目,刺疼了我的心,这种突然变换让我心疼时光过得太快,快得让我猝不及防!我曾时时想着等我这届毕业了,等我孩子考上大学了,成家了,我会陪伴母亲在滨河公园散步,陪她聊聊天……可是母亲头上的白发像一道银色的闪电划过我的瞳孔,母亲比我想象中老得更快,时光仿佛稍纵即逝……见到发愣的我,母亲说:“妈是不是特别难看?你爸眼睛看不清楚了不能帮我染。”我哽咽说:“妈,有我呢,我帮您染,就算您头发全白,只要精神矍铄,身体健康,任凭它岁月如刀,沧桑横流,母亲在我心中永远是美丽的,不曾变,未曾老。”我突然感觉眼睛湿了,心也湿了……母亲是一个勤劳坚强的女人,在那个忙忙碌碌勉强可以解决温饱的岁月里,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我们姊妹四人。因父亲长年在外,母亲独自操持着家中的一切,她不仅在学校承担教学任务,还要在生产队里挣工分。因为我们家劳动力少(哥哥们还小),人口多,母亲在生产队拼命挣工分一年到头也就是几斤土豆一升米面,母亲不得不起早贪黑帮别人做衣服补贴家用。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一刻也没有闲过,备课、上课、做饭、喂猪、种菜……样样都是豁出命来干。无数次三更惊醒的我,抬头总是看到缝纫机旁的母亲在赶着做衣服高大的背影……痛苦的生活让母亲更加坚强,即使每天都非常辛苦,母亲都默默地咬着牙关挺过来了!母亲是一位善良温柔可亲的良师。她从小敏而好学,学习一直名列前茅,可惜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读至初中便辍学在家养病。幸而我的老舅是一位军医,医治好了母亲的病。母亲一生好学,从未放弃学习,她一边劳作一边自学,最终由一名带教老师考取师范学校,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母亲就如魏巍老师笔下的蔡芸芝先生般温柔和蔼可亲。她对待学生谆谆教诲,循循善诱、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小时候,我因自己是教师子弟而欺负别的同学,母亲知道后,严厉地教育我要学会谦逊,不能搞特殊化。后来我考取榆林师范做了一名老师,母亲经常叮咛我要关爱学生,如对自己孩子般地关爱每一位学生,只有用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学生才会敬重你。后来,教学工作中我始终以母亲为榜样。母亲是一位极有天赋又有才华的女人。从我懂事的时候起,母亲就教我朗诵一些古诗词,并且教我画画。那时候,我对母亲非常崇拜,我们家的墙壁和柜子上的画都是母亲的杰作。母亲不仅仅擅长画画、刺绣,还是当地较有名气的裁缝,我儿时的衣服均是出自母亲之手。那时候,我的衣服上,衣角处都是母亲绣的花朵,每每出去,都迎来同伴们羡慕的神情。那花朵浸着母亲深深的爱……真是丝丝白发儿女债,道道深纹岁月痕,为何要让人生流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残缺?或许我们各自为小家庭和工作而奔波劳累,似乎身边总有忙不完的事,却有意无意忘却了父母正随着流失的时光在逐渐老去。父母要的幸福很简单,无需荣华富贵,无需山珍海味,平时只要一个电话,一个微笑,一声问候,儿女们能陪着吃顿饭,父母都会感到由衷地高兴和满足。作者拓建瑞拓建瑞,笔名拓跋建瑞,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人。爱好文学,习作多见于散文、诗歌,在朴实字里行间宣泄真情实感;追求美好生活,在平凡的世界里寻求个人价值,用一颗感恩的心,踏踏实实走自己的人生路。责任编辑:疏勒河的红柳、雨菡公众g投稿邮箱:qq.白癜风饮食白癜风专业医院资讯网